管理模型的建立需要参照管理标准。
管理标准,是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管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。是人类长期从事管理的经验总结。
管理标准和其它标准一样,其制定与推行经历如下一个环状的生命期。最初,制定一项标准仅仅是初步设想,经发起后沿着环状生命期,顺时针进行要经历以下的步骤:
①建议,拟订初步的建议方案
②开发:制定标准的具体内容
③咨询:征求并吸收有关人员意见
审批,由管理部门决定能否推出
⑤公布:公开发布,使标准生效
⑥培训:为推行标准准备人员条件
⑦实施:投入使用,需经历相当期限
⑧审核:检验实施效果,决定修订还是撤销
⑨修订:修改其中不适当的部分,形成标准的新版本,进入新的周期
为使标准逐步成熟,可能在环状生命周期上循环若干圈,需要做大量的工作。事实上,管理标准在制定和推行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。其中影响标准顺利实施的一些不利因素应当特别引起重视。这些因素可能有:
①标准本身制定得有缺陷,或是存在不够合理,不够恰当的部分。
②标准文本编写得有缺点,例如,文字叙述可读性差,难于理解,或是缺少实例供读者参阅。
⑧主管部门未能坚持大力推行,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又未能及时加以解决。
④未能及时作好宣传、培训和实施指导。
任何的标准及相关的实施指南的制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,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改进才能完善。ISO
9000标准于1979年就开始着手制定,1987年才正式颁布第一版,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程。
任何的标准都有它之所以需要规范的宗旨和目标,而要实现同样的宗旨和目标,就可以引用同样的标准。从计算机设计语言的角度讲,标准具有“类”的属性。管理标准是管理的共性集合。
计算机管理软件的设计遵循管理标准,可以起到“从一开始就抓住问题的实质”,把握事物共性的作用。而ISOMIS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为设计的原则就是基于这个道理。
|